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熊猫大道1375号,距市中心1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0余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500亩。作为“大熊猫迁地保护生态示范工程”,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这里山峦含黛,碧水如镜,林涛阵阵,百鸟谐鸣,被誉为“国宝的自然天堂,我们的世外桃源”。
大熊猫繁育
基地以80年代抢救留下的6只病、饿大熊猫为基础,从原仅有的6只大熊猫开始,在未从野外捕获一只大熊猫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现已繁育大熊猫143胎,214仔,现存152只(截止2015年),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且种群遗传质量、种群内个体健康状况和行为健康状况均良好。
大熊猫科研
近三十年来,通过系列创新性科研工作,基地攻克了圈养大熊猫人工饲养与管理、繁殖与育幼、疾病防控与种群遗传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取得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70余个科研项目分获国家、省、市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取得14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国内外公认为开展圈养大熊猫保护科技实力最强、科技成果最多、应用推广效果最好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示范单位,并在2014年9月被授予“全国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大熊猫保护教育
基地于2000年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率先开展公众保护教育工作,成立科普教育部。在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指导下,引入先进的保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针对当今环境热点问题,从公众意识、情感、行为多层面在基地和深入到全国城市社区、大中小学、幼儿园和农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保护教育项目。获得了广大青少年和国内外志愿者、动物爱好者的高度赞誉和好评。目前和众多国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网络。先后获得了 “全球500佳”“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示范基地、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示范基地。
大熊猫旅游
基地坚持科研旅游并重的指导思想,形成“产、学、研、游”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基地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大熊猫产房、熊猫饲养区、科研中心、熊猫医院分布有序,若干处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长幼咸集,其乐融融。1998年,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估为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齐名的又一个传奇世界,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目前,年接待中外游客已近300万人次(2015年数据)。
熊猫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 “熊猫谷”,占地2004亩,坐落于都江堰市玉堂镇马家沟,毗邻都江堰千年水利工程和道家圣地青城山,距成都市50公里,离都江堰市区约3公里。从成灌高速、轻轨,赵公山至青城山环山大道均可到达,交通便利。这里竹木成荫,溪流潺潺,鸟语花香,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拥有700余种动植物,是天然的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
“熊猫谷”于2014年10月1日对外试开放,2015年4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目前, “熊猫谷”已拥有三栋大熊猫野化过渡训练兽舍和一个半野化训练场,常年有10余只大熊猫在这里开展野放适应性训练研究。
狗靠什么认识主人
狗认识主人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嗅觉、听力和记忆,狗并不是靠视力来认识主人的,狗先天性强大的嗅觉,还有耳朵的听力记忆,可以记住谁是它的主人。
小型犬有哪些品种 小型犬品种大全
小型犬的品种有比熊犬、京巴狗、比格犬、马尔济斯犬、八哥犬、泰迪犬、吉娃娃、蝴蝶犬、博美犬、法国斗牛犬、西施犬、西高地犬、约克夏、雪纳瑞犬。
长不大的狗有哪些品种 长不大的狗狗品种名字
长不大的狗有吉娃娃、博美犬、法国斗牛犬、小鹿犬,然后还有一些通过人工手段限制其生长的茶杯犬类型,长不大、体型小的狗狗主要集中在微小型犬。
短腿狗有哪些品种 短腿狗的品种
短腿狗的品种有柯基犬、腊肠犬、英国斗牛犬、法国斗牛犬、巴吉度犬、短脚长身梗、斯凯梗、八哥犬、博美犬、松狮犬,腿比较短的狗狗一般体型也比较小巧。
金毛干呕伴随咔咔声
导致金毛干呕的因素有食道阻塞、胃肠道阻塞等因素,金毛呕吐时发出的咔咔声,是金毛在咳嗽。如果说金毛犬呕吐上来的,食物是白白的,稀稀的或者是透明状的,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狗狗出现了急性胃炎的状态。呕吐物的颜色如果是黄绿色的,赶紧看医生。
阿拉斯加的智商
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智商在狗狗的排名榜里面排第50名,阿拉斯加对主人很忠诚,很会看主人脸色。虽然它的智商在犬类排名并不是很好,但不能否认它不聪明。阿拉斯加雪橇犬对饲养过它的主人和住所,甚至主人的声音都会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阿拉斯加发烧怎么办
阿拉斯加发烧后要仔细观察它的精神状态,一般需要采用外用药和注射治疗这两种方式。治疗方法一般就是采用外用药和注射治疗。在狗界也是必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的原则来进行。如果能口服药物能够治疗,一般不建议采取注射的方法。